河北省林业局2006年,易县被确定为“一县一业一园”科技示范工程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长刘德明任组长、主管副县长张良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确定建设磨盘柿示范园,涉及15个乡(镇)116个村,其中核心区8个村,示范22个村,辐射区86个村,柿树面积13万亩,占全县柿树总面积86.7%。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强化科技支撑。与河北农大建立长期技术依托关系,聘请刘永居、王文江、杨建民、薛庆林等4位专家为技术指导,长期驻点进行技术指导和科研活动。
在狼牙山镇的岭东村、独乐乡中独乐村、西山北乡的石家统村建立“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做到技术人员、培训设施、组织领导和专业项经费“四落实”,在项目区形成结构稳固,运行顺畅,运作良好的科技推广网络。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磨盘柿管理技术培训班65场次,培训人数5000人次,发放《磨盘柿标准化管理技术手册》2500册,其它技术资料及病虫情报5000份。为核心区的3个乡1个村配备微机等设备,初步实现信息传播电子化、网络化,确保技术指导的实效性。2007年底项目区柿果产量达到1.2亿公斤,产值2亿元,产值较上年度增长11.1%。
二是推进科技进步。从调整结构入手,引进日本甜柿新品种3个,建示范园200亩,引进新技术5项,推广面积5万亩;加快技术服务中介组织建设,全县成立专业协会的村达到3个,科技中介组织达到5个,科技进村服务站达到30个,参加协会组织的农民达到3000多人,较去年增加200多人。通过参加产业化经营,项目区农民增收达1000多万元。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确保“一县一业一园”示范工程见到实效。
三是完善落实机制。落实科技经费机制,县财政为专家活动提供各种经费15万元。落实资金捆绑使用机制,县政府协调林业、水利、水保、农开、电力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把各部门项目向园区集中,解决制约园区发展的水、电、路、苗(优种)等瓶颈问题。通过政府的投入拉动社会资金投入,起到“以小带大”、“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北独乐村在龙头山的开发中,政府通过整合林业的“三北”造林项目、农开办的“坡改梯”造地项目以及水利的“节水灌溉”项目等,投入资金300多万元。
带动群众自发投资投劳达8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整地500多亩。落实林权机制,稳定人心,促进开发。积极推进集体林经营制度改革,做到“务林有其山,山林有其主,林主有其权,林权有利”,全部完成确权发证。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不仅调动的广大群众积极性,推进了农村改革,也极大促进了磨盘柿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本文来源:开云手机站登入-www.om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