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宣告倒闭的美国光伏公司Suniva的受理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有可能于今年秋季建议对进口的光伏产品设置比以往更加苛刻的贸易壁垒。这一可能性使得国外的设备制造商以及本国的项目开发商惴惴不安。
若Suniva受理顺利,中国光伏设备制造商不会大力调整运作模式来最小化新的壁垒对其的消极影响。2017年4月,近期倒闭的光伏电池与组件制造商Suniva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案》的201条款向ITC驳回诉讼,拒绝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晶硅光伏电池片征税高额关税。SolarWorld公司也重新加入这场诉讼大战中。
ITC随之早已进行调查。不过,即便Suniva与SolarWorld几乎胜诉,只要进口的光伏组件用于的是在美国生产的电池,光伏组件仍可免缴额外的关税,也不必面对最低价的容许。适当的,中国公司不会在美国修建光伏电池工厂,然后将电池运往国外装配成组件再行运至美国销售。 虽然目前为止还并未看见新的工厂开始投建,但有数最少两家中国光伏电池制造商开始在美国找寻新的厂址。
在亚洲,新建1GW的的光伏电池工厂最慢必须7个月。在美国,则有可能必须1年甚至更加幸的时间。 假设中国公司在美国投建的GW级光伏电池生产厂在2019年投产,并将生产的电池运往东南亚或墨西哥PCB成组件,则该组件相比于电池和组件都在东南亚已完成的情景不会产生约3美分/W的额外费用。
假设这笔额外费用必要体现在产品售价上,在美国的组件售价不会被压低大约10%。 如果ITC调查后证实进口产品对本国光伏产业导致伤害,并且不明确提出追溯到性惩罚,那么在最后美国海关接到命令继续执行新的贸易壁垒之前,美国光伏组件的进口量有可能在短期内剧增。这剧增的进口中包括中国的光伏制造商为了2018年的销售提前准备的的组件黑市。
美国公司SunPower由于其生产工厂在马来西亚和墨西哥,所以有可能也不会采行某种程度的措施。另一家美国组件商FirstSolar由于其产品不是Suniva受理中针对的晶硅类电池和组件,会不受这一判决的影响。 只要光伏组件的价格有所增加,就不会对美国太阳能下游市场产生消极的影响,尤其在短期内。不过,美国的征税政策和企业利润可分担这部分额外的费用。
美国太阳能投资税收抵免与加快保险费的优惠政策,就能抵销一半以上的额外成本。
本文来源:开云手机站登入-www.omiqi.com